2021年06月08日 09:14
河南中医药大学位于人文初祖黄帝故里、医圣张仲景故乡—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。学校创建于1958年,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,现有龙子湖、东明路、东风路、人民路、文化路等5个校区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、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,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。
学校大力实施“人才兴校”战略,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。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,硕士生导师668人,博士生导师110人,有国医大师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、双聘院士、“吴阶平医药创新奖”获得者、岐黄学者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中原学者、全国名中医、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;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,其中博士、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;学校有三所直属附属医院。
学校学科优势突出,专业特色明显,医、理、管、工、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。开设有33个本科专业和1个第二学位专业;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4个,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;设有中医学、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有中医学、中药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一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。
学校有高水平的研究平台,科研氛围浓厚。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国家科普教育基地、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大型研究平台;拥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、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、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、5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、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,3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,8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3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,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,1个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, 1个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,1个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,1个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;6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,3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,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;60个校级研究所(中心)和研究室。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,省部级科研奖励200余项。学校还先后与世界近50所大学、科研与医疗机构、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。
为落实学校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实施“仲景学者”工程和“学科特区”计划,汇聚一批学科优秀人才,促进学科建设,提升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,建设一支适应学校转型发展、充满生机活力和富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,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。我们将为您提供优美的工作环境、高水平的科研平台、优越的薪酬待遇、宽松的发展空间。为了您和学校的共同发展,让我们和衷共济、创造辉煌!
一、高端人才引进
主要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(方向)的高端人才。引进的高端人才聘为我校“仲景学者”,分为四个类别,其中仲景杰出学者、仲景领军学者、仲景优秀学者不受年龄限制,仲景骨干学者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。满足下列条件的人才经学校专家组综合考核评议,聘任后待遇不低于以下标准:
人才类别 |
引进条件(具备下列条件之一) |
待遇 |
||
年薪 |
安家费 |
科研启动费 |
||
仲景杰出学者 |
1.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.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3.国(境)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 4.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”杰出人才 |
200 万元 |
500 万元 |
理工医科类5000万元 人文社科类500万元 |
仲景领军学者 |
1.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”领军人才 3.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4.国家自然(社会)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5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.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7.国家自然科学奖、科技进步奖、发明奖的一等奖前两名、二等奖第一名;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特等奖前两名、一等奖第一名 8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的一等奖第一名 9.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中医药首席科学家” |
150 万元 |
200 万元 |
理工医科类2000万元 人文社科类200万元 |
仲景优秀学者 |
1.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 3.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 4.国家自然(社会)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5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.中国科学院“百人计划”入选者 7.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8.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岐黄学者” 9.河南省“中原**计划”中原学者 10.河南省“中原百人计划”入选者 11.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《Cell》《Science》《Nature》等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上全文发表论文者 |
100 万元 |
100 万元 |
理工医科类1000万元 人文社科类100万元 |
仲景骨干学者 |
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博士学位(海外者有助理教授职务),近5年主持有国家自然(社会)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应聘者除外),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: 1.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、SSCI一区论文2篇或二区论文4篇(中科院JCR期刊分区);或发表IF≧10的SCI论文2篇;或累计发表SCI论文IF≧20;或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摘》全文转载2篇论文 2.省级科学技术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前两名 3.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 4.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名 5.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 6.河南省“中原**计划”中原领军人才和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7.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千名中医药优秀人才”入选者 8.作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完成一届毕业生,且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9.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被开发转化,且成果转化收益到帐300万元以上 |
50 万元 |
60 万元 |
理工医科类300万元 人文社科类 50万元 |
注:1.高端人才的引进根据需要,均可配置办公、科研用房,配备助手和学术团队。
2. 所列年薪、安家费均为税前数额。
3. 相关待遇如遇调整,按照学校政策执行。
二、优秀青年学者引进
主要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,应具有博士学位,原则上不超过40岁。招聘的优秀青年学者聘为我校“仲景青年学者”,分为两个类别,具体引进条件如下,待遇不低于以下标准:
仲景 青年 学者 |
引进条件(具备下列条件之一) |
待遇 |
|||
薪酬 |
博士津贴 |
安家费 |
科研启动费 |
||
A类 |
有博士学位,近五年业绩(均为第一作者): 1.发表SCI、SSCI2区(中科院JCR分区)论文3篇 2.发表IF≧5的论文2篇 3.主持国家自然(社会)科学基金项目1项,同时发表SCI、SSCI论文4篇 4.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摘》全文转载1篇论文 |
四级教授 |
2000元/月 |
50万元 |
理工医科类80万元 人文社科类30万元 |
B类 |
有博士学位,近五年业绩(均为第一作者): 1.发表IF≧5的SCI论文1篇 2.发表IF≧3的SCI论文2篇,或SCI、SSCI2区(中科院JCR分区)论文2篇 3.主持国家自然(社会)科学基金项目1项;同时发表SCI、SSCI论文3篇 4.发表SCI、SSCI论文4篇 5.在CSSCI收录期刊、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 |
六级 副教授 |
2000元/月 |
30万元 |
理工医科类50万元 人文社科类20万元 |
注:1.所列薪酬及安家费均为税前数额。
2.相关待遇如遇调整,按照学校政策执行。
三、2020年皇冠hg8868老版本优秀博士毕业生招聘
(一)招聘计划(8人)
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|
教研室 |
岗位类型 |
专业要求 |
拟进人数 |
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|
教学科研岗 |
中共党史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|
2 |
|
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|
教学科研岗 |
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|
2 |
|
思想政治教育 |
教学科研岗 |
哲学、法律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|
2 |
|
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|
教学科研岗 |
中医哲学、科技哲学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专业 |
2 |
(二)待遇
1.纳入省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。
2.工资按上级规定执行,享受学校奖励绩效。提供5~20万元安家费和10~30万元科研启动金。享受博士津贴2000元/月(三年)。急需专业的博士可享受安家费最高档次待遇。
3.条件优秀的,可直接聘为副教授、教授。
四、引进程序及联系方式
(一)常年招聘仲景学者和仲景青年学者,引进计划不限数额,具体引进程序如下:
1.应聘者请填写《河南中医药大学高层次人才应聘表》(见附件2),将《应聘表》和学历学位证明、任职证书、学术成果证明及代表作等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皇冠hg8868老版本邮箱:hzymkszyxy@163.com。
2.学校组织考核,和应聘者商议具体事项。
3.签订合同书,办理相关手续。
(二)优秀博士毕业生按照公开招聘程序进行。
有意来我校应聘者,请填写《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报名表》(见附件1),发送至皇冠hg8868老版本应聘邮箱: hzymkszyxy@163.com(报名表均请以“应聘院部+姓名+学校+专业”命名),并与相应院部招聘工作联系人联系。
皇冠hg8868老版本联系老师:
杨晓: 0371-86565306